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企业逐步重视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废水零排放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废水零排放最早是美国于1970年提出的,美国电力研究中心将废水零排放定义为“不向地面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水(包括排出或渗出),所有离开电厂的水都是以湿气的形式或者固化在灰渣中”。我国2005年颁布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才明确指出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
而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并非是指完全没有污染物排放。零排放,一方面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方面是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
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废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高盐废水近零排放
2017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690亿吨,其中高盐废水产生量占总废水量的5%,且每年仍以2%的速度增长。
高盐废水一般是指TDS(总溶解性固体)大于6000mg/l的废水,所含盐类主要为Cl-、SO42-、Na+、Ca2+、K+等,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所含无机盐离子有很大不同。高盐工业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以下3个:
(1)在沿海缺水地区,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浓缩废水;
(2)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的高盐废水;
(3)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循环利用产生的盐水。
若对高盐废水直接进行蒸发,则有机物伴随盐结晶而形成糊状盐泥,流动性差堵塞蒸发设备;且盐泥含水量高,气味难闻,非常难处理。
随着国家增加对企业盐排放总量的限制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普及,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废水零排放正不断逼近风口
高盐废水零排放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的工业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主要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核心内容。目前,超千亿市场需求量让整个水处理产业受益颇丰,结合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工业节水减排政策来看,高耗水企业对所排放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收再利用潜力巨大,将迎来水处理行业的又一蓝海。
但由于废水零排放项目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导致只有少数企业引入了废水零排放相关技术,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观望阶段。接下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将带动废水零排放的发展。因此,抢占这一先机成了涉水企业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这也意味着废水零排放技术应用亦将把我们带至一个崭新时代。”亦如业界人士所言。而降低废水零排放项目投资和运行成本则成了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